<tr id="fsbsm"><nobr id="fsbsm"><delect id="fsbsm"></delect></nobr></tr>
        <ins id="fsbsm"><option id="fsbsm"></option></ins>
        1. 壹點靈

          歡迎來到壹點靈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專業的心理服務·放心的隱私保障

          400-765-1010

          0571-28089956

          服務熱線(早8:00~凌晨1:00)

          創傷后應激障礙

          簡介

          一、PTSD概念
          外部事件觸動個體——形成內部不良、片斷、凌亂的信息——造成內心傷害。但外部卻完整無缺,他人無法看到,自己有時也不能覺察。個體需要帶著內在的創傷工作和生活,在一段時間后,或特定的扳機效應下出現適應障礙和精神痛苦,被稱為PTSD。

          二、PTSD的應激源
          PTSD是由創傷性事件引起的。
          創傷性事件的大致分類如下:

          1、自然災難(地震、洪水、颶風、森林火災、雪崩、火山爆發……)

          2、人為災難(空難、海難、車禍、礦難、核泄露……)

          3、暴力犯罪和恐怖襲擊(強奸、搶劫、刺殺、槍擊、炸彈爆炸、劫持人質、拘禁拷打、家庭暴力、性虐待、戰爭……)

          創傷性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刺激強度過大,超出了人們的承受能力,損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人們對社會和生活的適應能力,給人們造成的精神壓力是破壞性的,則會出現PTSD現象。

          三、 PTSD的三大核心表現
          1、 闖入性記憶(強迫反應)

          個體在清醒或睡眠時,創傷記憶強行進入腦海,以閃回或噩夢的形式重現當時的事件場景,使個體不斷地重復體驗當初的情緒和感覺,強烈程度也相差無幾。

          2、 躲避反應

          個體努力避免對經歷過的創傷的談話、回憶、詢問,努力不去接觸與創傷事件有關的人物,不去發生事件的地點,出現“遺忘”事件細節的情況,埋藏起原本關心的人和事物的情感,和他人保持距離,感到極為孤獨,不愿意參加社會活動。

          3、 喚起反應

          個體表現為容易發怒、容易受驚嚇、失眠、緊張不安和焦慮、對小事反應過度,注意力不能集中。

          四、醫學、神經生理學對創傷的研究
          1、創傷涉及的腦功能:

          日常生活中,人的大腦會接受門類不同的、大量的感官信息,這些信息依其重要性不同會被篩選、過濾,最后進入大腦不同的層面。在這些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大腦在每秒鐘里只會允許少量信息進入意識層面(比如,在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會不會注意到此時你那里的皮溫是多少?)。如果沒有提醒,您或許根本就不會注意到此事,即使皮膚的溫度受體不斷在發放信息。如果您不是坐在有穿堂風的地方并且因為有點冷而猶豫要不要把這篇文章讀下去的話,皮溫這種信息就顯得并不重要。

          另外,即使在進入意識層面的信息里,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夠在以后被回憶到。剩下的絕大部分會因為被隨之而來的新信息“沖洗”而被遺忘掉。我們對這一過程的介紹可謂極其簡略。與之相關的大腦中樞有以下幾個:

          丘腦:外界感知信息進入大腦的閘口

          杏仁核:(依其外形也可稱之為扁桃體)是所謂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與情緒的加工處理和回憶有關。在這里,信息的“重要性”被評估,并由此迅速激發焦慮、逃避、抗爭等情緒和行為。

          海馬:(依其外形而得名),也是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負責時間與空間有關信息的攝取和回憶??梢哉f它是大腦的資料庫,其信息分門別類排列,不帶情緒色彩,裝載“實質性信息”(比如:這座城市的火車站在哪兒?)

          額葉:其功能繁多、復雜。它主要負責多種信息的整合,以及對未來行為的計劃。由于它同時提供對過去信息的回憶,因此也是對未來進行計劃的平臺。

          2、創傷中的生理變化

          即使在適度的焦慮水平,如果杏仁核被強烈激活(比如給出一個暗示:“這個信息十分重要”時,)海馬區對于信息的回憶功能會有所加強。

          一旦發生危及生命的創傷性事件,機體的神經內分泌活動受到影響,從而使信息處理的進程受到阻礙,并表現出創傷后應激障礙的一系列相關癥狀。

          3、按照Southwick等人的研究,我們將這些癥狀羅列如下:

          腎上腺系統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個體的爭斗、逃逸等警覺水平提高,從而使得個體在面臨危急情況時,生存的機會能夠得到提高。在創傷性疾病中,腎上腺系統增強焦慮、驚恐,對刺激的反應,以及與閃回現象有關的“情境性”回憶等途徑,參與了創傷后適應障礙的形成過程。

          皮質激素系統分泌出氫化可的松和促皮質激素的調節激素,它可以中止腎上腺素的作用。但在創傷性疾病中釋放激素的分泌可以通過焦慮驚恐、過度警覺而損傷特別是位于海馬部位的神經細胞。

          內啡肽可以造成痛覺缺失(比如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在搶救另外一位家屬時,可以察覺不到自己的傷痛)。但這一作用似乎也與分離現象有關。

          另外比如多巴胺系統,它可能參與了過度警覺現象的形成過程。

          還有五羥色胺系統也可能參與了“與情境有關的”回憶的形成過程。

          七、ICD-10對于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癥狀標準

          標準A

          對于如何定義精神創傷,至今仍然眾說紛紜。如果定義過于嚴格,某些極有臨床治療價值的病人就會被排除在外(例如燒傷經過臨床治療緩解之后)。但如果定義過于寬泛,則會納入太多的生活事件(比如在一個孩子輕微的摔傷),精神創傷就離臨床現實太遠而顯得不可信。在ICD-10的標準A中,就明確地定義和羅列了可以稱之為精神創傷的范圍,是指:

          “某種由非同尋常的威脅或災難性事件所引起的精神緊張狀態……包括自然災害、人際爭斗、嚴重的外傷、目睹他人死亡或本身被折磨,以及恐怖、暴力或其它犯罪行為的受害者?!?

          如果發生上述創傷事件,受害者陷入或感覺自己正處于生存受到威脅的狀態之中。在此情境之中,受害人感到焦慮,有抗爭和逃避的沖動,進退兩難。并超越了S.Freud稱之為“防御機制”能夠代償的范圍。

          DSM-IM中所提及的A2標準:焦慮、無助感、恐懼,在障礙產生過程中的意義又重新得到重視。尤其無助感、在經歷創傷過程中的情感隔離與后期出現的PTSD的多種癥狀有密切的關系。

          標準B

          受害者以自身獨特的方式重復著創傷性事件的刺激。在所謂“閃回”現象或事后回憶,包括某些被潛抑的夢境中,這些情境不斷重現。在典型的“閃回”現象中,創傷性事件不斷重現,使受害者感到,仿佛創傷性事件就發生在剛才。這種回憶缺乏時間上的先后關系,因此患者也無法將它體驗成“過去”發生的事件。

          另一方面,由特定的誘因(也稱“扳機點”)或情境又可以喚起受害者對受害經歷的回憶,引發閃回現象。例如:

          視覺現象(樹林引發某人曾在樹林中遭遇暴力的回憶)

          聲音 (直升機螺旋槳的聲音對親身經歷越戰者)

          氣味 (酒的氣味對一曾被酗酒的父親虐待的患者)

          觸覺印象(性伴侶的親近對童年曾被性虐待的婦女)

          特定的感受(如某種情景突然使某人回憶起一次乘車時始于輕松愉快,止于嚴重車禍的景象)。

          有些時候,閃回現象找不到明確的誘因,還有些誘因無法被當事人自己察覺。有的時候,閃回現象可以出現在經歷創傷很久之后,在當事人自己感到緊張恐懼的時候,由某種具有象征性意義的場景激發(比如,持續的被害夢境)。還有的時候,這種誘因在一夜之后便無法再被回憶起來,只能從一些零碎的感覺(比如焦慮)以及配偶的描述(夜間的躁動不安)來尋找相關的癥狀(如D2標準里羅列癥狀:睡眠障礙)。

          標準C

          很多時候,患者為了回避再次觸發對創傷的回憶,會在此后盡力避免與創傷性經歷有關事物的接觸。比如一位嚴重車禍的受害者,便有可能從此避免乘車或開車。相關恐懼如果泛化,患者可能會避免使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害怕上街??謶謱ο蟮姆夯撓肱c日常聯想聯系起來,有些暴力侵害的受害人,可能會為抵制“骯臟的行為”,而對“日常生活里的臟東西”也很恐懼。由于這種泛化,也可以導致患者發展出相應的杜絕自己“被污染”的應對策略(患者在創傷發生以前就有的行為方式當然不包括在內)。

          標準D1

          經歷創傷之后,部分患者可以“部分或完全不能回憶”創傷時的經歷,這種對創傷史的遺忘有時會使得確診創傷性障礙十分困難。比如一位患者,具有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其它所有癥狀,但卻唯一回憶不起明確的精神創傷過程。正因為這種對創傷的遺忘并不少見,美國學者Diana Elliontt在美國人中間做了一個樣本數超過1000的研究(Elliontt,1997)。在研究中,她所關注的每一個問題就是某人是否有過嚴重創傷性的生活事件。第二個問題則是患者在經歷創傷性事件之后,是否有過一段時間對此完全或部分遺忘。參照下列圖表,統計結果顯示:即使現在沒有明確的創傷發生,按照每個人對創傷嚴重程度的感受排序,可以發現:對創傷的遺忘程度與創傷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像交通事故、性暴力等都被單獨列舉出來加以描述。遺忘程度最低的,是那些參加越戰時平均年齡19歲,并有9個月時間生活處在有生命威脅環境中的受試者。相反,遺忘程度最高的是那些在童年期曾常年遭受性虐待的群體,達到20%。這一高遺忘率也在一項大樣體的研究中得到映證。

          防御性遺忘

          Williams對在童年期有確證曾經遭受性暴力的人在17年后做了門診隨訪。相關的遺忘率也在20%左在(Williams 1994,1995)。

          Elliontt女士還研究了與引發創傷性回憶相關的情況。由媒體,比如電影引發的占54%,環境事件占37%,由心理治療引發的童年期創傷性經歷回憶的只占14%。在我們開始討論創傷治療以前,即使沒有詳細討論許多關于遺忘的研究數據,引述這些研究結果應有助于我們了解臨床治療的一些背景。

          D1癥狀標準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關于創傷后遺忘癥狀的診斷:事實上,D1標準是一個關于分離性的診斷,亦即關于“分離性遺忘”的診斷標準(F44.0)。將遺忘納入創傷后綜合征的診斷后,在創傷后遺忘癥狀中,ICD和DSM在診斷焦慮障礙和分離性障礙之間的分歧就很明顯了(Spiegel 1993)。

          標準D2

          這組標準描述的是患者與創傷相關的激惹癥狀群,包括:

          睡眠障礙

          易激惹和發作性暴怒

          過度警覺,部分病人可能會有聽力明顯增強

          過分的驚跳反應(可以用“受驚敏感度”量表進行評定)

          難以集中注意(也是創傷受害者并非少見的癥狀,應在進行鑒別診斷時加以注意。)

          總體上講,絕大多數患者會主訴自己有“內心的不安”,而這一點往往難以被精確描述。

          標準E

          是關于癥狀出現的時間范圍的標準。對此,至今眾說紛紜。按照ICD-10的界定,B、C、D標準中所羅列的癥狀應該在“在創傷性事件發生后的6個月之內或在某一創傷周期結束之后”出現?!疤厥馇樾蜗?,部分患者的癥狀可以較晚出現”。而DSM-IV則強調,只有在創傷性事件發生一個月以后,才能診斷創傷后應激障礙??梢赃@樣講,在診斷中雖然有明確的時間框架做參考,但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相對于臨床標準來講,時間標準的意義相對較小。

          大家都在看

          1.出軌外遇

          24394瀏覽

          2.人格障礙

          24388瀏覽

          3.焦躁不安

          24361瀏覽

          4.雙性戀

          22542瀏覽

          5.性格不合

          22115瀏覽

          6.敏感多疑

          22053瀏覽

          7.焦慮癥

          22042瀏覽

          8.處女情結

          21904瀏覽

          9.社交恐懼

          21011瀏覽

          10.愧疚自責

          20615瀏覽

          專家文章推薦

          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近年來統計數據表明,焦慮、抑郁和失眠等身心疾病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全球超過8000萬人患有焦慮、抑郁和失眠等身心疾病,其中大多數人都無法從現有的治療中得到解脫?! 槭裁船F代人的身心問題會變的越來越嚴重呢?個人而言,是日積月累的壓力導致身心疾病的產生,當然有很多因素都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產生,比如:原生家庭,社會環境,人格特質等都其重要誘因。 大量研究表明,焦慮、抑郁癥等身心疾病大都與遺傳因素、生理機制、原生家庭、個性特點、壓力和不良事件等有關系,尤其與患者的個性特點緊密相關,比如:過分追求完美、猶豫不決、謹小慎微、固執等 遺傳因素:患者直系親屬中大都有羅患身心疾病的性格特質?! ⌒愿裉卣鳎?/3身心疾病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同人格特征,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相同的人格特點這也是遺傳因素的佐證。其人格特征為拘謹、猶豫、節儉、謹慎細心、過份注意細節、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自卑、敏感但又過于刻板和缺乏靈活性等?! ∩窠浬飳W基礎:在神經-內分泌方面存在功能紊亂,造成諸如5-羥色胺、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經遞質失衡,無法正常發揮其生理功能?! ≡彝ィ阂话慊颊叩脑彝?,有很多都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家庭,父母比較嚴格,控制性強,要求高,容易對孩子采取打擊式教育,而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和自尊,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注意和愛護或者過度的保護和溺愛,于是會容易讓孩子產生過度的不安全感、焦慮和低自尊、玻璃心、抗挫折能力差等特點,并逐漸內化成焦慮及抑郁性人格?! 毫筒涣际录壕o張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容易使人恐懼、焦慮,強迫自己做某些固定的事物,如固定思維、行為模式等來緩沖壓力,長期生活壓力和遭受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際關系緊張、婚姻遇到考驗、學習、工作受挫等等,加上本人個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對自己和他人高標準嚴要求的傾向,因而在處理壓力和不良生活事件時缺乏彈性,表現得難以適應,患者內心所經歷的矛盾、焦慮最后以癥狀的形式表達出來?! ∧敲次覀冊撊绾尉徑饨箲]和抑郁呢?  一、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  《莊子·讓王》:里有句名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就是告訴我們,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確實對我們的身心都有非常大的益處?,F代社會節奏快,熬夜、應酬、加班加點,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確實對我們身心有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這是保持我們良好心態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堅持體育鍛煉  定期的體育鍛煉對引起焦慮的多種生理因素有直接的影響。每周堅持4-5天的體育鍛煉,每次20-30分鐘,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減肥,刺激體內多巴胺的分泌緩解焦慮等,可以選擇的體育項目很多,有氧運動對很多人來說是最有效的,諸如跑步、快走、戶外騎車、游泳和有氧健身操等,給自己制定一個運動計劃,貴在堅持,一定能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堅持冥想練習  冥想已經被心理學界確認是非常有效的增加專注力,心理放松和緩解焦慮、抑郁情緒的方法。 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影響如下:心律降低血壓降低耗氧量降低心態平和提升專注力  緩解焦慮和抑郁 基礎的冥想練習,一般采用腹式呼吸法,大概要領大家可以了解下,也可以到百度去收索相關視頻。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下,保持身體直立,背部不要靠任何  東西??梢员P腿而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雙臂下垂,雙手放在大腿上。將注意力集中到吸氣、呼氣及整個呼吸循環過程,觀察和覺知鼻孔氣流的進出。如果發現自己分心,就  將注意力再重新拉回到觀察呼吸上。對自己身體的任何感受、情緒和想法保持不分析、不判斷、不排斥,不管是身體的疼痛、情緒的急躁和頭腦的想法等都保持一顆平等心。練  習可以從10分鐘開始,慢慢增加到30分鐘。練習時可以播放冥想音樂或者冥想引導音頻?! ∷?、改變自己的認知和信念,從而改變自己的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ABC理論,認為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后果C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不是由于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某種信念B所直接引起。這種信念也稱為非理性信念。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不合理的的認知和信念,學會自我對話:讓積極戰勝消極,從而改變自己的情緒。 同時大多焦慮的人,都存在著一定的自卑心理,要學會  看到自己的價值,學會無條件的接納自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給自己過多要求,認為只有自己一定做到什么自己才值得被愛,會大大的緩解自己的焦慮情  五、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并堅決采取行動  周星馳在電影“喜劇之王”里有句名言“如果人沒有夢醒和咸魚有什么區別”,阿里巴巴教父馬云也有句經典的演講詞:“夢醒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所以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值得自己為之奮斗終生的目標,并堅持去做,我們人生不再迷茫,也會大大緩解我們的焦慮,在你生活中有沒有覺得有價值但還沒有經歷或實現的事情?在你的一生當中,你想實現什么?如果有,是什么讓你一直拖延而遲遲未去做,給自己一天時間去反復思考這些問題,并寫出答案或者找職業咨詢師一起討論,確定自己的目標并為之付出行動,美國原始派畫家摩西奶奶,77歲才開始畫畫,最終享譽全球,有夢想什么時候都不晚。 寫在最后,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和學習壓力大,每個人都要學會如何緩解自己心中的焦慮情緒,這是我們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作者:劉洪飛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特點,該怎樣調整?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特點,該怎樣調整?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就是指的一些人在人格方面有障礙,可能會用一些被動的方式表現自己,甚至于有人覺得這種人格比較可怕,這類人普遍是討好型人格,就算問題解決也不開心,還喜歡嘲諷,不信守承諾,甚至可能暗中報復,帶大家一起了解下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特點,該怎樣調整?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特點:  即便是問題解決了,仍然不開心:  由于該人群不愿意表達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所以當你提出一個對當下問題的解決辦法時,他們其實是不滿意的,因為你的解決辦法是針對于事件各方的需求而提出的,但是該人群的需求沒有順利表達,所以會造成解決辦法與需求的不匹配?! 〔恍攀刂Z言:  如果有人讓你做什么事,或者去哪里,你只是出于不愿意拒絕別人而違心的答應,你很可能需要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被動攻擊型人格。迫于面子答應了別人,最后很可能是沒有很好地履行承諾,答應的事不好好做,答應去的地方也沒有準時到達。然后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 ∩朴诔爸S別人:  利用幽默諷刺來掩蓋真實的想法是被動攻擊性人格的典型行為。被動攻擊型人格認為自己是誤解的受害者,從不覺得自己犀利的幽默諷刺會傷害到別人?! 〉约旱恼埱螅骸 『喍灾?,被動攻擊型人格膽怯、害羞、不愿意表達自己。所以當他們一定要做某件事,或者說某件事前,總要做好鋪墊,讓自己的訴求變得不那么引人注目。比如一些口頭禪,“唉,那個什么”,“我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等?! ”粍庸粜腿烁裾系K該怎樣調整?  接受自己的情緒:  被動攻擊傾向的表現之一就是否認自己的真實感受。你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生氣、受傷或者怨恨,所以你表現得好像沒有這回事一樣。因為沒有使用合理的方式去發泄它們,你的情緒只會持續增強并且更加缺乏理性。因此,首先應該允許自己去感受并且接納內心的情緒,這樣才能夠用更加健康的方式去處理它?! √岣哒J識:  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正視自己,揚長避短,以適應社會環境。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脹,放任自流,就會處處碰壁,導致病情發作?! 〗⒆晕乙庾R:  你需要坦誠地面對自己,尋找產生負面情緒的潛在原因。是因為同事的一句話?因為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壓力過大嗎?還是上司忽略了你在上個項目中所做的努力?或者是因為朋友得到了一個你認為她配不上的成績?請你透過表象去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圖文來源于網絡侵刪

          戀物癖有多可怕,富二代用真人全天候模擬橡膠娃娃

            近日,一則關于富二代用真人當橡膠娃娃使用的消息引爆了互聯網?! 【W友們紛紛發表譴責,表示被惡心到了?! ∑鋵?,說白了,這就是戀物癖?! ∮袘傥锺钡娜藭哪澄矬w或某身體部位獲得激勵?! ∽钤缡窃跉W美電影里,我們初步認識了戀物癖?! ∫曨l中的角色對于一些特殊物品,比如鞋、絲襪、內衣、指定材質的衣服,或人類的某個身體部位,表現出超過正常人的癡迷?! ∮腥苏J為紅頭發的女生更具有吸引力,有人喜歡配偶穿白色的裙子?! ∵@些聽起來遠遠沒有達到膠衣娃娃的變態程度, 它們能混為一談嗎?  戀物癖,分為非病理性和病理性?! ‘斠粋€人對戀物的渴望成為真正的目的,他的性對象已經不是紅頭發的愛人,而是紅頭發?! ≡诹窒@個例子中,橡膠衣服就是那個目標?! ∥覀児苓@類情況叫做病理性戀物癖?! ≡谧畛?,一個人偶然發現某件物品或某個部位對自己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有相關特征的人在一起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 『髞硗ㄟ^一次次地重復,他的身體和意識記住了這種聯系?! ÷?,和誰已經不重要了,能否獲得快感取決于是否有該物品或該部位的參與?! 『芏鄳傥锺睂ι詈蜕鐣]有太多負面影響,不需要治療?! 〉绻麑ι鐣推渌嗽斐删薮筘撁嬗绊?,可以去正規醫院通過服用藥物和心理治療的方式得到改善?! ∧銓傥锺痹趺纯??你覺得使用真人橡膠娃娃的富二代應該去治療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征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一種以被動方式表現其強烈攻擊傾向的人格障礙?;颊咝愿窆虉?,內心充滿憤怒和不滿,但不直接將負面情緒表現出來,而是表面服從,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常私下抱怨,卻又相當依賴權威。在強烈的依從和敵意沖突中,難以取得平衡?! ”粍庸粜腿烁裾系K的主要特征:  易變的情感:  經常悶悶不樂,容易發怒,好爭辨,受到挫折時伴有爆發性情緒?! ⌒袨樯瞎室庾鲗Γ骸 ∷麄兘洺T趦刃呐u或斷言他人的要求不合理,看不起或蔑視處權威地位的人。用被動的挑釁態度對待他人的要求和期望,當別人要求他做某種他不愿做的事情時,內心極晚生氣,但又不直截了當地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恍攀刂Z言:  如果有人讓你做什么事,或者去哪里,你只是出于不愿意拒絕別人而違心的答應,你很可能需要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被動攻擊型人格。迫于面子答應了別人,最后很可能是沒有很好地履行承諾,答應的事不好好做,答應去的地方也沒有準時到達。然后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 ∪惫芤巹t的制約感:  用消極、惡劣、隱蔽的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以此來攻擊令他不滿的人或事。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患者不能用恰當的、有益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愉快的情感。盡管他們知道該如何與別人溝通,但是卻極不愿意去做。明明有很多不滿和怨恨的情緒,卻又不能坦坦蕩蕩、大大方方地表達出來,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將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獲得某些心理平衡。常因暗中破壞了別人的愉悅心境而感到滿足?! 】傆X得自己是受害者:  被動攻擊性人格障礙者對于周遭的所有人和事都憤憤不平或者很沮喪,感覺世界就是在捉弄你。事實上大家有時根本不在意你所刻意表達的不滿。你因為別人不能體察到自己的所思所想和不開心而愈加不開心?! 〔粷M的自我表現:  如常常被人誤解,很少被人賞識,在別人眼里顯得卑下;具有厭世、不滿,對生活感到失望的特征。缺乏自信,對前途悲觀。對自己持抱怨的態度,表現出苦惱行為,覺得自己時時處于一意孤行和絕對依賴這對矛盾中?! ∪穗H的矛盾心理:  這種人多數性格內向、孤癖、心腦狹窄、好記仇、不善與人交往。常常因無法預示和賭氣的行為使與之交際的一方感到緊張與不安。圖文來源于網絡侵刪

          了解多重人格障礙癥的表現特征嗎?

            了解多重人格障礙癥的表現特征嗎?多重人格障礙也是一種疾病的特性,人格特點上表述好幾個方面,出現了問題的理解,不能理解或者讓人難以接受,這樣一種言語行為的特點,在臨床上并不是很多見,主要表現在很難斷定從任何一個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時期,可能表現不同的人格特點,人格障礙給生活上和人際關系交往上都會帶來很大的障礙?! 《嘀厝烁穸嘤汕楦袆搨l: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創傷引發——特別以童年期的精神創傷為多見。從一種人格向另一種的轉變,開始時通常很突然,與創傷性事件密切相關;其后,一般僅在遇到巨大的或應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發泄等治療時,才發生轉換。其實,純粹的多重人格現象是非常罕見的,目前中國已經出現類似病例?! ≡诰穹治鰧W派看來,多重人格的實質是心理過程的分離,一部分行為和經驗被單獨保持,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后繼的人格通常能意識到主體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為客體,而把自身看作為主體,當分離尚未全面時,主體人格還有可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他”“她”或“它”??墒?,當分離全面進行時,主體人格便會忘卻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繼人格取而代之?! 《嘀厝烁衽圆』几啵骸 ∮嘘P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種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它們往往表現出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視力;更甚者,有的對同一種藥物竟也有不同的反應。而尤具戲劇性的是,有些人格還可相互交換意見,并合作進行各項活動?! ∵^去認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發現表明,多重人格其實并非那么少見。此癥以女性為多,其發病率通常為男性的三至九倍?! 《嘀厝烁裾系K有哪些表現:  多重人格障礙患者的每種人格狀態可有不同的個人經歷、自我形象、身份以及獨立的名字,它們的年齡、性別、語言、學識和性情會有所不同,有些患者甚至有不同的血壓、血糖和視力水平?;颊咄ǔ幸粋€主要的身份,他擁有該個體的姓名,而且其性格通常是比較被動的、依賴性強的或有罪惡感的。替代的身份,亦稱為替身,通常有不同的名字,有著與主要身份相反的性格(如敵意、好斗或自我毀滅)。特別的身份會出現在特殊的情境中,且其報告的大多數身份是普通人的,但偶爾也會有歷史、虛構、神話、名人和動物身份的報道。替身輪流控制著患者的行為,他們有各自的記憶,彼此之間很苛刻,甚至公開起沖突。攻擊性強的或敵意的替身有時會干涉一些活動,或者把其他替身置于不舒服的境地。身份可能彼此不了解,并且分別擁有不同的知識和記憶,導致混亂的個人生活。圖文來源于網絡侵刪

          心理雜志更多

          心理咨詢案例更多